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03-21
【携程旅行】主要提供酒店预订、机票火车票等交通预订、景点门票购买、接机租车代驾服务、旅行攻略等在线旅行服务平台。
【携程旅拍】旅拍模块是携程为基础,打造的旅行短内容浏览、分享、互动社区。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和对旅游休闲的重视程度大幅增加,居民对旅游出行的需求迅速增长。 并且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所以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极大程度能够方便的人们对出行的规划。
对于在线旅游类平台,根据场景进行划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而对于OTA平台提供的对应服务,携程有着多年业务积累因此也能够在众多旅游服务平台脱颖而出,成为行业TOP。
对于旅拍模块的切入点则为满足用户在旅途的社交需求,官方的定义是旅拍模块能够让用户发现旅行、随手分享、社区互动。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从人群属性(百度指数2017年5月-2019年5月数据)来看,主要用户群体是20-49岁的中青年,可以看到其中30-39岁的用户占比最大。笔者所查到的携程官方数据给出数据为35岁以下的用户比例在过去5年里稳定保持在70%左右,这部分用户的典型使用场景可以概括为商务出行。
而年龄在29岁以下的年轻用户(90后)占比已经从30%增加到将近50%,那么对于携程来说其产品认知在这部分人群中是相对良好的,如何在年轻人群中树立品牌形象,建立更好的口碑,也是携程的一个战略布局。
旅拍负责人、携程社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渊浩曾公开:“长攻略的信息流中夹杂了一些短内容试水,发现效果很好,点击率平均有两倍提升。”
所以比起记叙每天旅游行程的攻略类的长内容,用户更偏向与类似景点打卡、碎片行程分享的短内容形式。
可以猜想原因如下:
从另一个维度去思考,携程之前主要是在做OTA服务类工具,而对工具类产品,用户黏性往往没有那么高,更多的是,用完就走。
因此,旅拍的社交属性能够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和弥补产品黏性的空缺。
根据KANO模型,笔者根据旅拍社交模块对用户需求分为三个层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旅拍模块当下已经基本实现了用户的基本需求,以及部分的期望需求。下一步需要做的则是用户的期望需求。
一句话概括旅拍的商业模式则是:OTA服务工具+内容社交,通过内容导流,最终促成交易。因此能够形成内容+消费的闭环,笔者认为这是携程旅拍的商业目的。
而对于这两年的电商状况,并且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衰退,电商+内容社交已成为新趋势,单一的电商平台服务产品活跃度也呈现下降趋势,已不再能够满足资本的需求。
携程CEO孙洁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旅拍”模块上线后,该模块日活超100万。在携程2019Q1财报上指出,自2019年1月上线8.0版本推出“旅拍”模块后,携程的MAU在第一季度达到了2.1亿,较2018Q4的2亿,环比增长5%,同时净收入为82亿元,较2018年Q1净收入的67亿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11%),同比增长了增长21%。证实了对于携程,新增的社交属性是能够提升平台的收入。
阿里巴巴CEO张勇对淘宝做内容的原因在于:
“希望用户在这里能够消磨时间,能够充满发现的乐趣。但怎么才能有发现的乐趣,核心是这个平台不断在创造出新的产物,新的消费对象,消费新的资讯,新的内容。”
因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再不断多元化,线下场景搬到线上更能够跑通。通过模拟传统的线下逛街逛商场的场景,“线上逛街”对于电商而言则是通过内容进行消费。
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靠内容形成社群,从而驱动消费。
其次,一些数据表明,用户黏性大大增加了下单率,或者说复购率,即当用户每一次打开应用,就是一个隐藏的消费动机。
体量优势:
前文1.3使用携程用户画像得到的结论:之前携程是主要做OTA工具类服务,更多的受众群体是商旅人士,由于工具类服务是直接切入交易,路径很短,能极大满足了该部分市场。并且由于携程进入在线旅游领域较早,所以在在线旅游行业已处于领先地位,后来者很难抢占这部分的市场份额,因此携程第一个优势在于其超过3亿的用户体量。
商业资源优势(品牌形象):
携程同样因为早期的商业布局,已经发展了足够多的商业资源,且有较正面的品牌形象。如:政府机构的地方旅游局会通过携程来招募达人,推广景点。
“这种吸引力会高于给他们流量,因为相当于背书,有助于接更多商业广告。”
拥有以上两点的优势,携程进入内容社交领域,足够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产品定位:
对于携程,它的基础定位笔者在前文提到过时一个提供OTA服务工具类应用。
对于旅拍模块,定位则是社区。仅对携程的基础定位来讲,产品作为战略目的,更需要的是强大的功能逻辑、流畅的体验,让用户享受到互联网的优势能够更加方便出行,例如线上购买服务,线下兑换、使用服务等。
而社区的运营导向,那么需要强大的运营做支撑,即内容优于体验,可以弱化一部分产品交互体验。对于运营导向的产品,社区环境尤为重要。